朱熹写春日的生平写作背景

朱熹写春日的生平写作背景

问:春日的写作背景和解释
  1. 答:〔朱熹《春日》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春日》这首七言绝句是宋代的朱熹所作。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朱熹《春日》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欢迎阅读。
    《春日》原文
    胜日2寻芳3泗水4滨5 ,无边光景6一时新。
    等闲7识得东风卜悔8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启悄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春日》写作背景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首诗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创作的游春观感,而根据作者生活的年代可悄弊渣知这首诗创作之时泗水之地早被金人侵占,作者也未曾北上到达泗水之地。
    《春日》作者简介
    朱熹(1130.9.15-1200.4.23),汉族,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亦称朱文公。
    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问:春日 朱熹 写作背景,要简洁点的
  1. 答: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游春观感诗,但如果细究就会发现寻芳的地冲差点“泗水滨”,山哗那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因此朱熹写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南宋小朝廷的委逗判行屈求全背景下,希望国家能重现往昔辉煌。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诗中的“寻芳”即是指寻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
    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2. 答: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信或和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团虚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滑盯光吗?
  3. 答: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信或和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团虚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滑盯光吗?
问:古诗春日的作者是哪个朝代 古诗春日的作者的简介
  1. 答:1、《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和弯句。
    2、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咏春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蔽脊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3、朱熹(宏棚渗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婺源(今江西上饶市婺源县)人,生于福建路南剑州尤溪县(今福建三明市尤溪县)。字元晦、仲晦,又称 先生,又称朱文公。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程朱理学集大成者,尊称朱子。
    4、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家境穷困,自小聪颖,弱冠及第,绍兴十八年(1148年)考中进士。历高宗、孝宗、光宗、甯宗四朝,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晚年遭遇庆元党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庆元六年(1200年)朱熹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5、朱熹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 学思想集大成者,开创了 学派。他的理学思想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由其校订的“四书”成为后代科举应试科目。
    6、朱熹著述甚多,其《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元、明、清三代科举的“圣典”。此外朱熹的作品还有《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等,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朱熹写春日的生平写作背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